- 註冊時間
- 2013-8-25
- 精華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米币
-
- 最後登錄
- 1970-1-1
累計簽到:5 天 連續簽到:1 天
|
人们都说,到青岛,不喝啤酒,就算白来。百年青啤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,啤酒文化也成为青岛人生活中的一部分。在青岛,人们一手提袋新鲜散装啤酒,一手提包蛤蜊,悠闲漫步街头,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 | 1 Z4 \0 e, ^6 S0 i# [- O" X0 p
8月中旬,我们到青岛出差几天,正赶上8月10日开幕的第23届国际啤酒节火热进行,在如火的季节,体验了这座城市如火的激情。 | 9 M$ Y2 s/ @; l2 M
“欧洲有个慕尼黑啤酒节,亚洲有个青岛啤酒节。”当地朋友自豪地认为青岛啤酒节可以“代表亚洲”,“媲美慕尼黑”,甚至可以说是“亚洲狂欢节”。 |
8 W& M* b; _* ]) K+ { 啤酒节的魅力,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吸引了大批不同肤色的“啤酒粉”。从驻地宾馆到崂山区世纪广场啤酒城,不长的路,开车竟1个半小时。“七八九仨月,旅游旺季,加上啤酒节,昨天一天就来了十几辆大巴。”海边人行道上,斜插着不少找不着车位的外地车。 |
3 u. r; C: y& D8 v 红色圆拱门,高大的啤酒桶,各方涌来的人群,啤酒城到了。路边卖荧光棒的,卖扇子的,卖烤串的,生意不错。排队进场,见戴草帽的外国女郎,在路上舞蹈。行人匆匆,寻找着属于自己的“啤酒大棚”。每个大棚以一种啤酒命名——“捷克啤酒堡”、“喜力啤酒时尚馆”、“虎牌啤酒宫”、“慕尼黑猛士啤酒宫”、“青岛啤酒城”…… | 2 i8 y; V' D; v, ~4 i: j
才晚上六七点钟,大批中外游客已经迫不及待地“入城”了,刚出水的海鲜,冰爽的啤酒,氤氲着芬芳,暑气一扫而光。我们进了“七百年打造欧洲最古老品牌”的“捷克啤酒堡”,要了一扎黑山。演艺舞台上,歌手、模特、书法家和主持人,用才艺和幽默,设法留住客人。有些歌手,会畅饮一瓶啤酒助兴。这边一唱完,别的大棚有好看节目,人群便散掉不少;等新的节目上演,人群又回流。大棚外,北京爆肚,蒙古烤肉,青岛当地的王姐烧烤,各种小吃,“是不是很像北京庙会”?朋友调侃,这是“酒吧式庙会”。而全国的庙会,没有一家拥有“青岛啤酒”的名号,没有一家让人如此放松。 | + ^/ A3 q6 E! j' Z, L
越夜越疯狂。啤酒节门票,下午3时前买10元,3时后涨到15元。当夜色包围了人群,人群攻占了夜色,大戏开始上演。喝完黑山,我们换了一个大棚。喝着各国海运而来的啤酒,驱赶暑热,卸掉伪装,不少男士站上桌子,光了膀子摇晃手中的衣服。“不要安静喝酒,你不起来跳舞,对不起环境。” | + n2 B/ F7 f0 {2 O6 U$ g. U3 X
喝多了,不要紧,啤酒城内2万平方米的绿地,足够那些“酒鬼”撒欢儿的,狂欢,放松,是啤酒节最鲜明的主题。 | / T1 _( h: |' [# ?4 Y X! |
严谨的民族,往往有狂放的一面。德国人以严谨著称,慕尼黑啤酒节却奔放不拘。青岛啤酒节也让中国人多了一处关于狂欢的念想。它属于青岛,更属于中国。 |
4 H4 S. o# v8 _! ^' ^' j 夜更深了,新铺的草坪,成了醉酒者的软床。仰望星空酣睡,伴着摇滚醒来,对于大多数人,这种日子一年中一生中并不常有。索性随了性子,醒来再喝一杯。 |
2 k# @2 t- n( }2 o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