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註冊時間
- 2007-9-3
- 精華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米币
-
- 最後登錄
- 1970-1-1
累計簽到:1488 天 連續簽到:10 天
|
空拍紀錄片「看見台灣」已破二億票房,導演齊柏林仍維持他的拍片初衷,要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美麗,進而努力保護她。他說:「今年的工作就是公益放映與國際交流,到澎湖、恆春等偏鄉,讓貧困的小朋友也能看到紀錄片;參加國際環保電影競賽,把台灣經驗帶到世界。」
& O1 n/ |3 |/ _" M當初齊柏林放棄即將到手的公職退休金,舉債三千萬元購買空拍攝影機,耗時三年拍攝成本九千萬的「看見台灣」,曾一度讓兒子擔心,連他的大學學費都不保。二○一三年十一月上映後,不僅票房長紅,也引發民眾對環保議題的關切,清境農場危險民宿與日月光污染後勁溪,都讓政府不得不處理,卻也有人批評齊柏林的拍攝方式讓政府與財團可以迴避責任。& q# _# {+ T, E0 f6 H" G- I0 e
這些關注與批評,曾讓齊柏林感到壓力與傷心,但他還是相信目前的版本是最多觀眾可以接受的方式。他說:「受限於空拍的拍攝限制,很難在九十分鐘探討每一個環保議題。這部影片讓更多人關心環境,相信對每一個環保抗爭都會有幫助。」$ v/ c" j4 F" p7 Q7 o/ B, N
雖然有批評,卻也有更多的鼓勵。民眾寄來的觀影心得、筆記、圖畫,已裝滿一整箱,許多人對他說:「謝謝導演,讓我認識台灣。」齊柏林說:「最高興的就是看到台灣人的溫暖,在看片之後,都願意做有益台灣的事。」
1 ~6 }0 i- P! v0 ]+ G' ^$ Z齊柏林說,他回捐五百萬元給當初出資支持他拍片的台達電等四個基金會,「基金會的人員第一次遇到有人把錢回捐給他們,非常高興。」( |
|